本文转自:西海都市报
本报讯(西海全媒体记者 李延绯)10月8日,省政府新闻办举行“青海这十年”公安专场新闻发布会,青海省公安厅党委委员、政治部主任雷文昇及省公安厅交警总队、治安总队、刑警总队部门负责同志介绍青海公安十年来的创新发展成就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青海公安不断提高见警率、管事率,治安案件查处数与2012年相比下降9.9%。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各项指数持续向好,连续143个月未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,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事故起数较2012年降幅达42.1%。出台《青海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办法》,全面压实安保维稳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,坚决防范公共安全风险。
坚持依法严打方针,组织开展系列专项行动,高压严打违法犯罪,传统刑事案件发案数较2012年下降40.1%,刑事案件破案率提高6.8个百分点,八类案件、两抢案件、盗窃案件发案数分别下降59.1%、96.3%、54.8%,破案率分别提升14.1%、34.3%、13.4%,全省连续3年保持现行命案全部侦破。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,侦破涉黑涉恶案件136起,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463起,刑拘1481人,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11亿元。
着力破解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难题,持续推进技术反制和打击治理工作。2015年以来,全省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275起,抓获犯罪嫌疑人1563人。2013年以来,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4059起,挽回经济损失34.21亿元。2021年以来,在全省组织开展“防风险、除隐患、降发案、保平安”专项行动,坚决遏制突出违法犯罪高发势头,治安形式持续向好。
守护青海生态安全方面,青海公安深入开展打击环境污染犯罪“清水蓝天”“昆仑行动”等专项行动,严打生态领域违法犯罪。2013年以来,办理破坏生态环境刑事案件576起,抓获犯罪嫌疑人818人。立足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战略目标,成立了我国首个国家公园警察总队。通过长期不懈的反盗猎斗争,可可西里已连续13年未发生盗猎等刑事案件。
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,出台30多项惠民配套政策,全省共有24.8万农牧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。取消、下放、调整40项行政审批、许可事项,简化公安行政审批办事流程,压缩办事时间,办理时限均在法定时限内压缩三分之一以上,降低了企业群众时间成本。
出台便民利企措施170余项,其中出入境证件、身份证件异地“通办”,车辆异地“通检”等含金量极高的改革措施极大节省了人民群众的时间、经济成本。手机扫码居民身份证邮寄到家、中高考身份证加急办理等惠民实招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。全国首创的驾驶人汉藏、汉蒙语音考试系统,已帮助10万余名少数民族群众取得驾驶资格。建设互联网服务平台,58类行政审批事项可咨询及预约办理、43项业务可在线办理,实现了公安政务服务“网上办、掌上办、自助办”,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。
完善公安法规制度体系,加强公安立法工作。《青海省禁毒条例》2021年10月1日起实施,将全省禁毒工作系统治理、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。完善网上执法办案系统,健全完善执法制度机制80余项。推进受立案制度和刑事案件“两统一”、涉案财物管理等改革。依托全警实战大练兵等载体形式,不断加强执法能力训练,全省95%的公安民警取得执法资格证书,196人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,全警法治素养和执法能力显著提升。
全省5名民警获“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”荣誉称号,13名民警被授予“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”荣誉称号,25名民警获“全国优秀人民警察”荣誉称号,一大批先进典型荣获省部级荣誉。在和平年代,公安队伍是牺牲最多、奉献最大的一支队伍,十年来,共有50名民警辅警因公牺牲,771名民警辅警因公负伤。
石景山刑事律师,
石景山刑事辩护律师,
石景山看守所会见律师